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众多人民
2025年10月11日 06:11 来源:太阳-太阳-销售 □ 记者敖蓉
10月10日,国家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这段时间民间活动取得的成绩。民政部部长卢志远表示,五年来,人民经济保障全面加强,就业发展和成人照护服务迈出新步伐,各项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社会治安成为现代发达、有效促进社会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社会良药。民生保障网络更加完善稳定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主要、基层的制度组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大效能。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通常对困难人员建立分级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补助范围从低保和特殊困难人员补助扩大到严格支出困难人员和家庭边际补助。率先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定期救助机制。在结合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实现了与乡村变迁的有效衔接。 “十四五”期间,通过完善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挂钩调整动态机制支出、社会救助与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机制、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比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普通低保人数达到3940万人,特困人口482万人,守住了返贫大周期的底线。同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立了覆盖各类困难儿童的保障和照顾体系。重症监护孤儿、散居社会孤儿、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提高26%、32%、31%。我国还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制度、重中之重制度和残疾人制度,分别惠及1190万人和1648万人。 “十四五”期间,全国“两补贴”平均标准分别提高31.9%和22.5%,有效缓解了残疾人生活困难和照顾困难。养老产业健康福祉。我国人口寿命希望不断提高,达到79岁,比2020年提高1.07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岁。随着平均寿命的提高,我国人口正在老龄化。民政部副部长刘振国介绍,为减轻成年残疾人家庭照顾负担,我国实行国家残疾人关爱残疾人,减少残疾人家庭照顾负担。e 护理压力 更好地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 更好地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 更好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 更好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 更好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 更好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 更好满足细心护理压力的需要和 更好地满足精心护理压力的需要。残障人士有残疾。今年7月起,民政部在山东省等3个省、辽宁省沉阳市等4个市率先启动试点。中央印发第一批养老消费政策安排服务资金11.6亿元,支持试点地区实施补贴项目。 “十四五”期间,新的就业老龄化格局普遍形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方案深入落实,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养老体系加快建设。截至去年底,全国居家养老机构和设施数量达到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养老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高到65.7%。如今,成年人可以通过“晚年做点事”来实现“幸福的晚年”。民政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实现促进老龄化的指导意见》,优化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支持、关爱政策和社会环境。到今年9月底今年以来,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老年志愿者人数达到5358万人,总服务时间16.4亿小时。老年志愿服务的社会效益已经显现。特殊社会服务满足广大战士的需求。社会服务各项功能进一步完善。与人密切相关的婚丧嫁娶,近五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已全面实行婚姻登记“全国普遍服务”。今年5月10日以来,累计办理“全国通用”结婚登记26.3万户,极大方便了群众。婚姻习俗改革不断深化,文明健康婚姻规范加快发展。殡葬服务方面,基础殡葬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有效填补殡仪馆“空白区”。 3350公益专栏建成纪念馆和公益性墓地1.68万个,亲民殡葬持续推进。地名服务有深度、有热度。目前,民政部网站已公布新地名超过60万个,实现了每个地名都要有名、每个地名都要规范。同时,建立系统名录制度,防止随意变更旧地名,保护“千年古县”、“千年古村”、“千年古村”等文化遗产,将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民政部副部长李长安认定,民政部创新开展“乡村名名行动”,打造“地名+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目前,71万个农村地名已命名,62万个乡村地名未命名ed 已设置。农村“有地无名”、“有名无名”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居民驾车出行、报送进村、山货进城更加便捷。 (太阳-经济-经济记者 敖蓉)
(编辑:付仲明)